最終結局,是老三趙竘被廢為庶人,裕王幽禁德皇殿。
太后瞧著趙靖那青筋隱現的面容,知他是真動氣了,連當著人被皇帝呵令的氣也了一半。
“太后!”
“先帝有令,裕王囚于德皇殿,至先帝崩逝,也未曾更改。”
“后不可政,太后是忘了。”
她正迷茫無措,那男聲音又起。
趙靖繼續言。
裕王也是因此,最終被廢了太。
一句“兒”,一句“朕”,該說的話都已經說盡了。
皇家親,千絲萬縷又絕。
一聲幾乎稱得上呵斥的語氣稱呼,生地打斷了太后的訴苦。
太后今日要殺齊瞻月,為得就是趙靖過來。
齊瞻月聽到太后說了一半卻莫名止了聲,略微抬,卻只能看見趙靖繃緊如弓弦的小。
趙靖對太后不講理的步步相,實是無奈厭煩,呼了氣。
“是啊,正因裕王是先帝曾經最疼的皇,所以才叫人寒心。”
而太后被趙靖這話得近乎有暈厥之象,雙目紅,一旁的徐萍忙上來順氣。
太后對面的皇帝,聽到這句話,中已不止憤怒,更有恨意,太后被他的目光震得說不半句。
“王淼的那事,朕念他兩朝元老,忠于裕王,不想苛責,他如今也因那折,陳他對裕王有不教而誅之罪,告請還鄉,太后若再提,就是要兒棄了對您最后一尊重了。”
可太后聽不去,滿心只有那親兒,還在周旋。
太后看了地上的齊瞻月,沒再提剛才那事,轉話說到。
很久之后,齊瞻月只聽到了趙靖開。
“河一事,裕王那是受了趙竘的‘魘鎮’之害啊!皇帝你……”
“河的事,是先帝畢生最痛,太后不要犯了先帝的忌諱。”
“先帝若無寬恕之意,皇帝登基三年,又何至國運不利……”
皇帝補了一句,算是解釋,可太后聽完卻抬手拂住了息的,她這養如今的摸樣,對她哪里還顧念半分恩。
太后顫抖抬起右手,指著趙靖,似有千萬句要訓斥這不恭不敬的兒。
所謂童謠、國運,皇帝如何不知背后的緣由,本就氣惱,太后還以此說辭,他如何能忍。
齊瞻月趕得不巧,這大概是這么多年,皇帝唯一一次和太后紅臉,可落在她里,就成了這對母的日常。
這是真正的皇家密幸,骯臟又不為人知。
“政?哀家與你論的是你的皇兄,哀家的兒,如何不是家事!”
“太后讓兒不顧對先帝遺命的尊崇孝義,寬恕裕王,您可曾想過,這天可會寬恕朕?”
寒心二字落音重,幾乎是盯著太后的睛說的。
“兒還有政務,改日再來請安。”
“齊瞻月,你還跪在這什么?跟朕回養元殿。”
“先帝晚年,心力交瘁,難免顧不上,可他心里一直是惦記著裕王的。”
“他貪污災款,賣官鬻爵!家臣死一村幾十人,他卻為利包庇,樁樁件件,不但先帝同朕記得,百姓與社稷都記得!”
提及裕王,仿佛掀起了太后這三年風光之,心中最疼之,一時也失了平穩。
趙靖略撇開目光,滿是疲憊,最后一次語重心長。
當年之事,疑影重重,若不是最后牽扯老三暗地里,擺了魘鎮詛咒裕王,才將逆案遮掩了過去,讓先帝心,裕王也許真的是死路一條了。
趙靖語氣低沉地可怕,幾乎就要被外面的雨聲雷聲掩蓋。
這對母對事的掌控上,連一女的生死都要計較清楚。
母二人說起這皇家隱秘而又眾人知曉的齟齬暗瘡,齊瞻月跪在地上,只覺得自己再多聽一句,都要被滅。
“您心疼裕王,兒知,可他走到如今的場,太后又可知全,除去河的事,您以為他就沒有別的錯嗎?”
趙靖聽太后終于直言不諱,臉上騰然起了怒氣,他壓抑著,語氣已如人一般,如頑石。
太后聽他搬先帝,更是氣惱,話語急而痛。
母二人所說的河一事,乃是先帝攜諸皇秋獵,會見蒙古落,裕王曾乘不在京,想調兵的疑罪。
”
太后的聲音再沒有響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