該寨是太史慈駐防期間修建,碉樓、箭塔、圍欄等設施搭極好。
周瑜在掌握報后,試探攻柴桑寨。
周瑜行船走路來得快,但沒有上攻柴桑,或者直接開赴南昌救援,而是屯駐彭澤縣等徐琨,并且派斥候打探荊州軍事署。
從淮南撤回的兩萬余人,其中由韓當、蔣欽領兵六千鎮守丹陽,他們的任務是守住長江一線,防止曹軍南突破太史慈防線,然后渡長江打到江東本土。
等到十月旬,徐琨所還沒到。
收到豫章孫賁的求援,周瑜將丹徒、丹陽兩營兵空,并向孫權匯報事的嚴重。
黃祖留軍都督陳就守柴桑,留將張碩督后軍守海昏,自己率主力與劉磐圍南昌,是典型的圍打援布局。
如果在野外公平決戰,周瑜相信江東兵能贏,至少當年在沙羨是這樣。
孫權本來對周瑜有意見,但黃祖已經打到了家門,不發兵可能引發動亂的關鍵時刻,他摒棄偏見和恩怨,迅速從吳郡、會稽兩地調兵。
后坐鎮于丹徒大營,讓老將程普繼續守在廣陵。
(本章完)
這仗,好像能打。
周瑜坐鎮的丹徒大營有兵一萬五千,作為機動隨時補防淮南或者廣陵戰場,卻完全沒想到西線的豫章會事。
陳就守防守頑,周瑜在戰船大優況,居然沒討到半分便宜。
黃祖則吃驚江東援軍來得快,且倉促間集結的兵力與自己旗鼓相當。
急切之間調兵,在兩郡東拼西湊集結了一萬三千人。
孫權擔心兵力不夠,又借走張昭兩千曲,交由徐琨從陸路開赴豫章,并令沿途各縣提供軍需糧草。
希望孫權能從會稽、吳郡再調些兵,由廣德侯徐琨經陸路趕赴豫章。
當年劉勛帶兵來海昏‘借糧’,結果也因防御嚴密鎩羽而歸,周瑜顯然不會去啃骨。
離開了孫策的江東將士,似乎也沒那么不可一世。
收復柴桑寨都顯得困難,更別提城池固的海昏城。
黃祖的聯軍超過三萬人,單憑周瑜兩萬余人勝算不足,又害怕刺激到東城陳登,察覺江東當前的異樣,遂不敢調廣陵的萬余駐軍,所以只能要求孫權為己增兵。
月底徐琨率抵達彭澤,即刻與周瑜合兵南救孫賁。
周瑜、徐琨與黃祖、劉磐在南昌北、贛之畔大戰數次,雙方竟然打成了平手。
但他卻不可能輕易撤退,因為在這幾場戰斗中找到了覺。
他忘了當年西征江夏時,孫策、太史慈像兩把尖刀,通過不停斬殺黃祖將,讓江夏守軍的氣勢迅速瓦解,以至于后來攻城勢如破竹,而現在兩把尖刀全都不在。
周瑜戰后相當吃驚,因為當年孫策用同等兵力,在沙羨打爆了黃祖,可現在卻沒當初的氣勢。
周瑜、徐琨兩兵,總計達到三萬六千人,與黃祖、劉磐的聯軍旗鼓相當。
周瑜思來想去,只能等徐琨兵至,直接開赴南昌救人。